讓設計為生活加分:你適合找設計師的五個時機
- 8-distance
- 10月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你也曾在看著一間空房時,想像著:「未來的生活要長什麼樣子?」設計師的價值,正是把你腦中的模糊輪廓,化為具體實現。但並非每一個裝修情境都一定需要設計師協助——重點是在對的時機點,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夥伴。
本篇文章就來帶你認識:哪五種時機最適合尋求室內設計師協助?也讓你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屬於哪一種!

新成屋交屋/購屋後,無頭緒不知從哪開始
你剛買的新家交屋了,格局是標準的建商規劃、裝潢幾乎是空白……此時的你可能面臨這些困擾:
不知道裝修風格怎麼挑、怎麼搭
擔心預算抓不準
想裝修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動手
空間太小太亂,越住越不舒服
不管是小坪數公寓還是家庭舊宅,當你發現:
家裡收納總是不夠用
動線不順,煮個飯都在繞圈圈
想買新家具卻不知道怎麼放
這些「住起來卡卡的」感受,其實就是空間設計出了問題。
想要特別風格或機能整合的客製化設計
你是否嚮往以下生活畫面:
這些風格與功能的實現,若僅靠工班或自行拼湊家具,往往事倍功半。
找設計師的關鍵:設計師能將風格、收納、照明、動線與空間氛圍一次整合思考,以設計圖與細節規劃,達成「心中的理想家」。

自己裝潢出問題,想重新規劃
如果你曾經自己裝潢過,或請親友介紹工班處理,但後來出現以下狀況:
裝完半年,插座數量、位置都不夠用
沒有整體規劃,家具不搭、風格混亂
收納不夠、空間閒置、動線不順
設計師能做什麼?重新檢視目前空間的問題點,提供診斷式空間建議與設計修正方案,讓你不再為過去的錯誤買單。
即將進行老屋翻新、大改造或人生階段轉換
有些裝修不是小改,是全新階段的開端:
小家庭變三口之家,開始需要兒童收納、學習空間
長輩要同住,需無障礙設計與長照友善規劃
老屋超過 30 年,水電重拉、格局大調整勢在必行
設計師不是奢侈,而是讓生活更有方向的起點
設計師的角色不只是空間美學的實踐者,更是生活顧問、需求整合者與溝通橋樑。
當你遇到上述五種情境,正是該讓專業介入的時候。
留言